EN
首页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公司管理
  • 获奖和荣誉
  • 办公地点
  • 专业人员
    服务领域
    业务组
  • 机械
  • 电一
  • 电二
  • 化学和生物技术
  • 日本一部
  • 日本二部
  • 德国
  • 法律
  • 商标
  • 专家顾问
  • 新闻和出版物
  • 行业动态
  • 公司新闻
  • 永新文章
  • 细则解读2024
  • 案例速递
  • 联系我们
    招聘
    编辑备用

    BRI国家彰显技术优势与合作需求


    2025/8/6|编辑备用

    来源:中国日报

     

    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会上发布了《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3》英文版。中国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冬梅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科技创新水平整体呈中等水平,各具特色,合作需求旺盛。

    刘冬梅表示:"报告显示,2022年,19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科技创新水平整体呈中等水平,各具特色。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背景下,这些国家科技创新主要指标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自2011年以来,《国家创新指数报告》每年发布一次,对研发经费占全球95%以上的40个国家进行综合分析,从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五个维度进行评价。

    报告显示,在19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只有韩国和新加坡进入前15名,分别排名第3和第13位。这两个国家被认为是对全球创新格局具有强大综合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韩国的创新资源表现良好,研发投入排名第二,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排名第一。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在创新环境方面排名第一,在国际投资占GDP的比例、企业与大学研发合作水平、国际合著论文占本国论文比例等各项指标上表现良好,凸显了其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吸引力。

    刘冬梅指出,9个国家排名在第16至30位之间,各具特色。例如,奥地利的理工科毕业生比例很高,卢森堡和新西兰的初创企业密度很高。葡萄牙和波兰在研究论文产出方面表现出很高的效率。另外8个国家排名在第31至40位之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组别的土耳其和阿根廷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方面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

    刘冬梅表示,国家创新指数的发布为各国增进了解、开展优势互补合作提供了务实参考。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在这一领域拥有独特的优势。再加上"一带一路"的平台优势,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前景广阔。她表示:"我们将扩大评价范围,纳入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更好地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交流,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