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2025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于4月21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知识产权治理"。知识产权通过激励创新创造,对培育人工智能、促进科技向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为探讨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的交叉议题,我们特别邀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助理总干事夏目健一郎先生在论坛期间分享洞见。
鉴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属于产权组织基础设施与平台司的职能范围,请问WIPO就AI给知识产权体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夏目健一郎表示:"知识产权长期以来一直是支持人类创造与创新的机制。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得解决其对知识产权体系的影响变得愈发重要。"
WIPO正通过三大关键举措应对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的交叉议题。首先,WIPO为各利益攸关方提供开放讨论平台,促进关于AI与知识产权的多元对话。鉴于各方对人工智能存在不同立场,WIPO每年举办"知识产权与前沿技术对话会",近年来该系列会议聚焦人工智能领域,致力于推动相关议题构建共识。
其次,WIPO为利益攸关方提供资源支持,协助应对AI相关知识产权问题。例如发布的《构建适应人工智能的创新生态系统:知识产权政策工具包》,帮助政策制定者探讨关键议题,包括AI能否成为发明人、AI生成发明是否应获专利等。WIPO通过分享不同政策选项及其影响分析,支持各国政府及知识产权局做出符合本国实际的知情决策。
WIPO通过实施基层项目,为阿拉伯国家、拉美及加勒比地区以及东盟等区域的创新主体提供针对性支持。具体措施包括:开展能力建设项目,通过知识产权管理诊所等创新形式,赋能实体企业和初创公司;示范知识产权商业化路径,凸显其实际应用价值;为特定地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指导,帮助制定AI与知识产权融合发展战略;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鉴于各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不同的立法路径和标准体系,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如何推动国际合作与知识共享?中国在应对AI带来的知识产权挑战与机遇方面可发挥哪些作用?
夏目健一郎表示:"现阶段,由于各国立场分歧和法律实践差异,制定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的时机尚不成熟。目前,WIPO正着力推动利益相关方开展开放性对话,逐步建立共识。"
中国持续领跑全球知识产权申请量,对国际知识产权体系发展贡献显著。WIPO《2023年专利态势报告》(基于2013-2023年专利文献与科学期刊分析)显示:中国专利申请量全球占比最高。全球十大专利申请人中中国企业占据六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已形成具有参考价值的司法判例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产权实践案例;基于在AI领域的领先优势,中国可重点从以下方面参与全球治理;贡献符合AI技术特性的知识产权保护方案;推动建立兼顾创新激励与产业平衡的国际规则框架;促进发展中国家AI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合作。
今年世界知识产权日的主题是"知识产权与音乐:感受IP的律动"。随着人工智能在创意领域的广泛应用,WIPO为帮助成员国应对新兴领域知识产权挑战采取了哪些举措?中国的音乐人、从业者及创新者应如何善用这些资源来保护自身创新成果?
夏目健一郎表示:“WIPO确立这一年度主题,正是基于音乐艺术独有的全球感染力,它为我们理解知识产权体系提供了生动切入点。与其他创意产业一样,音乐领域正经历技术革新的深刻重塑,而知识产权制度在守护艺术创新方面始终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一主题深刻展现了知识产权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
人工智能正在创作音乐甚至撰写内容,引发了关于收益公平分配以及音乐家、艺术家等人类创作者可能被剥削的担忧。不可否认,AI已为艺术和音乐领域作出重大贡献,但必须明确的是,人类创作者仍是主要贡献者。为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为必须在技术进步与人类创造力之间保持平衡,目前正通过汇集专家意见,探索如何建立这种平衡机制,确保公平认可和合理补偿。
此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推出的CLIP在线平台为音乐人提供了系统化的知识产权框架。该平台不仅汇聚全球顶尖行业智库的深度解析,更通过多语言适配功能(含中文版本)实现了知识普及,这正是我向中国内容创作者重点推荐的核心赋能工具。
展望未来,您认为全球知识产权体系应当如何演进以应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指数级发展?在构建更加公平、高效且具有前瞻性的国际知识产权治理框架过程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应当扮演怎样的关键角色?
夏目健一郎表示:“知识产权作为人类创新文明的制度基石,始终在全球范围内守护着创造力。当前阶段,即便是最尖端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仍无法脱离人类的监督和干预。虽然未来可能出现完全自主的AI创作范式,但就现状而言,所有AI系统的训练机制都建立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其本质仍是对现有知识要素的重新组合与演绎。这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创作路径,与人类突破性的原创思维存在着根本性差异。我坚信,无论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迭代,全球知识产权体系的核心使命始终不变,那就是捍卫人类独有的创新天赋,这正是知识产权制度历经数字革命仍历久弥新的根本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