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首页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公司管理
  • 获奖和荣誉
  • 办公地点
  • 专业人员
    服务领域
    业务组
  • 机械
  • 电一
  • 电二
  • 化学和生物技术
  • 日本一部
  • 日本二部
  • 德国
  • 法律
  • 商标
  • 专家顾问
  • 新闻和出版物
  • 行业动态
  • 公司新闻
  • 永新文章
  • 细则解读2024
  • 案例速递
  • 联系我们
    招聘
    行业动态

    IP与AI:协同创新路径


    2025/7/14|行业动态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当前,以人工智能(AI)技术为核心驱动的新业态加速涌现。在AI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知识产权已成为关键推动力。中国正从三大维度强化AI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构建新型法律框架、优化专利审查机制、深度参与全球治理。

     

    加强制度保障体系建设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第一大持有国,相关专利总量占比高达60%。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知识产权局(CNIPA)主动适应技术变革趋势,通过修订《专利审查指南》和制定《人工智能领域发明专利申请指引(试行)》等举措,建立了一套适应AI技术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有效解决了AI专利保护中的主体资格认定、权利范围界定等技术性难题。

     

    加快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

     

    2024年初,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在全球科技领域引发高度关注。针对随之出现的"DeepSeek"商标恶意抢注行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快速响应,于2月依法采取专项整治措施,有效维护了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为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知识产权保障。

     

    2023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构建系统化政策框架、强化全流程服务保障,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知识产权服务全链条中,CNIPA深度整合AI技术应用——从专利培育孵化到成果转化落地,从商标确权保护到侵权风险预警,全方位赋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以中国专利智能审查系统为例,通过集成多模态大模型等前沿技术,该系统审查效率提升达40%以上,成为AI赋能知识产权服务的典范。

     

    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2023年,中国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坚持发展人工智能造福人类的原则,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在知识产权领域,中国正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全球伙伴携手完善人工智能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则与标准,旨在促进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确保技术成果更好惠及全人类。展望未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协同演进、互促共进、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