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首页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公司管理
  • 获奖和荣誉
  • 办公地点
  • 专业人员
    服务领域
    业务组
  • 机械
  • 电一
  • 电二
  • 化学和生物技术
  • 日本一部
  • 日本二部
  • 德国
  • 法律
  • 商标
  • 专家顾问
  • 新闻和出版物
  • 行业动态
  • 公司新闻
  • 永新文章
  • 细则解读2024
  • 案例速递
  • 联系我们
    招聘
    行业动态

    最高法院详述10大种子欺诈案件


    2022/5/16|行业动态

    image.png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加强种业及相关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以确保食品安全并促进创新。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10起涉及种子的重大知识产权案件,其中两起为刑事案件。显示了我国司法机关保护知识产权、惩治侵犯种子知识产权行为的决心。例如,河南省一家法院审理了一起出售假种子的案件,对涉案三名被告处以罚款并判处 30 至 34 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表示,三人在 2019 年 10 月至 11 月期间向 5 名农民出售假豌豆种子,获取违法收益,造成超过 14 万元人民币(约22040 美元)的经济损失。

    “种子质量影响农民收入和农业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打击生产和销售假种子的行为,”最高法院表示。三名被告人明知故犯售卖假种子,对农民造成了不良影响,对其进行处罚,旨在保护农民权益和经济发展。

    其余8起民事案件主要涉及植物新品种,包括梨、黄瓜、大豆种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