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首页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公司管理
  • 获奖和荣誉
  • 办公地点
  • 专业人员
    服务领域
    业务组
  • 机械
  • 电一
  • 电二
  • 化学和生物技术
  • 日本一部
  • 日本二部
  • 德国
  • 法律
  • 商标
  • 专家顾问
  • 新闻和出版物
  • 行业动态
  • 公司新闻
  • 永新文章
  • 细则解读2024
  • 案例速递
  • 联系我们
    招聘
    行业动态

    知识产权为2022北京冬奥会保驾护航


    2022/3/30|行业动态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日报

     

    随着奥运圣火缓缓熄灭,2022北京冬奥会拉下帷幕。 比赛期间,赛场内外,随处可见知识产权的元素。借助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2022北京冬奥会将中国描绘成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科技创新闪耀2022北京冬奥会

    自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以来,“科技冬奥”一直是筹备工作的关键词之一。 从比赛场馆到安保服务,从运动训练到智能服务,这一届满载知识产权的冬奥会处处闪耀着创新的光芒,为这场“冰雪约会”注入了更多活力。

    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物联网(IoT)在内的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在科学训练系统和竞赛装备中得到应用。 东北大学、沈阳体育大学等高校将传统体能训练方式与机器人、物联网、VR、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打造高山滑雪体验系统和数字化训练设备。

    北京冬奥会比赛场馆不仅拥有华丽的外观,还配备了最先进的低碳节能技术。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拥有全球唯一的360度大回转雪橇赛道,采用专利技术,完美呈现冰雪世界的速度。作为冰壶和轮椅冰壶比赛场地,国家游泳中心的改造团队利用专利技术回收制冰管道,保持冰面恒温恒湿,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双奥运场馆, 从水上运动场地转变为冰上运动场地。

    为丰富大众的冬奥体验,推广冰雪运动,中国研发团队还创新数字化技术,将VR/AR、AI等技术与智能场馆建设相结合,让市民可以使用在线小程序完成“云互动”,享受冬奥乐趣。出行也变得更加智能,中国联通智慧城市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在冬奥园区实现了无人穿梭巴士等4类车辆和自动泊车等10个业务场景的应用。 借助创新技术,“让3亿人参与冰雪活动”的愿景成为现实。

    知识产权为2022北京冬奥会保驾护航

    举办一届简单、安全、精彩的冬奥会和残奥会,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会全方位为冬奥会保驾护航。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IPA)、国家版权局(NCA)等政府部门为2022北京冬奥会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

    保护冬奥会知识产权是营造良好竞争氛围,确保冬奥会成功举办的重要举措之一。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立了专项工作组,深入开展奥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截至今年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公报上公布了对63个奥运标志的保护,并及时公开了被许可人的信息; 授权北京组委会提交的专利申请14件,商标申请315件。 国家版权局通过绿色通道为奥运相关版权作品提供快捷便捷的版权服务。

    2021年,为助力北京冬奥会取得圆满成功,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了行动计划,从2021年10月中旬到今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项行动。国家版权局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版权保护方案,联合国家网信办等6家机构成立反盗版工作组,加强冬奥会版权保护工作。

    行政执法方面,共查处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案件240余件。 各地特别是北京、河北等地,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全面查处并严厉打击涉奥侵权违法行为,以零容忍的态度打击和规范侵犯奥运知识产权的行为。

    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依法打击恶意抢注“冰墩墩”、“谷爱凌”等商标的通知,驳回相关商标申请429件,宣告注册商标无效43件,彰显了政府保护商标的决心。

    尽管冬奥会已经顺利结束,但全社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依然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