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为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更好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工信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等19部门印发了《“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聚焦中小企业的发展。这是继国务院中小企业工作组2021年11月出台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录》和《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有利于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政策之后的又一举措。
知识产权使得中小企业能够发挥自身的独特性,树立品牌声誉。尤其是对于科技驱动型的中小企业来说,知识产权是不可或缺的。知识产权有助于保护技术和品牌优势,保护中小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力,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保障市场经济韧性和活力的重要基础。
赋能创新
近年来,中国越来越重视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成熟度。根据《规划》,中小企业(年收入2000万元以上)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超过10%,有效发明专利数同比增长超过15%。
《规划》明确了如何通过知识产权提升企业创新力和专业化水平。 一方面,鼓励中小企业提高知识产权创造力,开发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利用知识产权导航,探索目标专利,在核心技术和主要工艺方面形成专利。 另一方面,通过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国有企业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许可条件,使得专利商业化更加便利。
服务于企业
中小企业一直被艰难且高额的融资所困扰。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出了解决方案。 《规划》突出知识产权质押信息平台的作用,提出产业园区知识产权质押,增强中小企业利用无形资产筹集资金的能力。
事实上,有关部门一直在尝试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近9000家中小企业通过专利商标质押获得贷款2180亿元。 2021年1-10月,专利商标质押量为2407.7亿件,同比增长50.6%,已超过2020年全年的总量。
知识产权不仅可以作为融资的抵押品,还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提升竞争力。 《规划》要求更好地保护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版权、商标和商业秘密。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为中小企业提供快速审查、维权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
我们期待看到中小企业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