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
国家知识产权局(CNIPA)副局长甘绍宁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2021年-2025年)期间,我国将努力推动知识产权领域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开放,以促进国际知识产权合作。知识产权局已起草三大举措推动知识产权全球合作取得突破。
第一,中国将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在完善国际知识产权规则方面发挥作用,积极推动与经贸有关的多边、双边知识产权谈判。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合作和磋商,推动完善与国际贸易和投资相关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和标准。研究和参与制定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和标准。
第二,提高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强化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机制,优化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环境。中国将巩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知识产权合作,加强与全球性和地区性组织以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合作,协助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能力建设。
第三,中国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促进知识产权海外收购,加强知识产权纠纷的处理。加强知识产权审查的国际合作,更好地利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全球服务体系,建立国际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
甘绍宁指出,40年来,中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持着密切合作。中国积极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和国际规则的制定,并加入了几乎所有重要的国际知识产权公约。接下来,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多边主义道路,进一步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合作,推动全球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9月,中国发布了《知识产权发展“十五年(2021-2035年)”规划》。中国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公众满意度,提高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到2035年,中国的知识产权竞争力将位居全球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