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2021年6月23日
2021年6月8日至11日,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博览会”在浙江宁波举办。以 “构建新格局,共享新机遇”为主题,此次博览会设立了中东欧展、国际消费品展、进口商品常年展,一共三大展区,展览总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 共有425家中东欧国家企业或代理商参展,覆盖3000多个展位, 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代表团参会,采购商超过7000家。来自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一大批地理标志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宁波民众和参展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宁波老外滩夜夜上演璀璨的灯光秀和精彩的人文交流活动,包括中东欧与“诗画浙江·百县千碗”美食品鉴、商品展销,中东欧国际美食邀请赛,中东欧农市集产品展销等, 展出了丰富的地理标志产品, 为宁波人民带来一场美食和文化盛宴。 作为农业合作方面的亮点活动,中东欧农贸集市上展出和销售了来自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800多种特色农产品。宁波汤圆、灰汁团、油攒子、苔菜酱烤猪头等宁波传统小吃纷纷登场,尤其是长桌宴上的“甬菜百碗·天一夜宴”主题菜品吸引了现场嘉宾和游客争相品尝。
“我对一些地方特色小吃印象深刻,尤其是油攒子”,一名游客接受采访时说道,在他看来,此次展会不仅将宁波传统美食和中东欧国家美食结合起来,同时也将地理标识产品实物化了。
宁波老外滩开埠于1844年,曾是“五口通商”中最早的对外开埠区,也是中国古代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航港。作为第二届“舌尖上的相遇——中东欧美食与‘诗画浙江·百县千碗’人文交流活动”的举办地,老外滩展现了中西方美食文化交相辉映的独特风采,成为宁波与世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值此博览会召开之际,老外滩再次成为宁波与中东欧国家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西湖龙井,以杭州西湖命名,也生长在宁波嵊州县,因其茶叶烘焙技巧闻名于世。 2021年6月8日,一列名为“春丽”的中欧(马德里-义乌)班列,装载100个标准箱的嵊州茶叶和茶制品,从浙江义乌西客站发车,驶出边境小镇霍尔果斯,预计18日抵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作为长三角地区首列运送茶叶的列车,“春丽”将通过地理标志产品带动茶农增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开辟进口新路径,助力浙江乡村振兴和浙江制茶产业的出口贸易。与此同时,高品质的地理标识茶产品走向世界,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感受丰富的茶文化。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也引起了全国食客的共鸣。展位上挤满了市民,体验异国情调的中东欧饮食文化和精美的宁波小吃。作为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山包子一炮而红。摊主朱先生说“没想到一下午就卖光了。”
品牌推动经济发展。本届博览会,9号馆的中东欧特色进口商品常年展是本届博览会的重要平台,也是畅通进口贸易的优良渠道。场馆占地16000平方米,包括综合厅,国别厅和精品品牌厅,包含了4000多种单品,覆盖酒类、食品、化妆品和工艺品,以及STENDERS 等知名品牌。该常设馆不仅展示和推广不同国家的传统产品和知名品牌,也为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新产品提供了机会。捷克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卡雷尔·史诺表示,“我相信此次展会可以帮助捷克产品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吸引新客户。”
在COVID-19疫情影响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却呈现逆势增长。2020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8.4%。今年一季度,双边贸易额达到407.1亿美元,同比增长47.9%。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5个中东欧国家签署了95份海关检验检疫合作文件,批准了来自14个国家的132种食品和数十种农产品入境我国。9年来,来自中东欧国家的农产品进口量年均增长9.7%,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