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2018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全面梳理2018年国知局构建新的管理运行机制,高效提升管理效能,强化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加强专利代理行业管理取得良好效果,依法有效化解知识产权纠纷。知识产权各方面取得良好的成绩,全国专利代理机构达到2195家,执业专利代理人达到18668人;各类商标评审案件26.52万件。
《报告》指出,2018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知识产权局等38个部门联合建立知识产权(专利)领域严重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组织开展“溯源”“净化”“雷霆”等商标、专利执法专项行动,共查处商标违法案件3.1万件,案值5.5亿元,查处专利侵权假冒案件7.7万件,同比增长15.9%。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达到43家,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通过建立咨询服务制度,畅通优化咨询渠道,群众可通过现场、电话、电子邮件和信函等多种方式便捷咨询。审批事项实现网上申请和审批,网站公开相关行政许可决定信息,方便公众查询。针对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的报名、考试成绩查询、证书申请等事项,全面实现网上办理,有效提高行政效能。2018年,全国专利代理机构达到2195家,执业专利代理人达到18668人。
2018年12月5日,《专利法修正案(草案)》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12月23日至29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第一次审议。二是积极配合完成《专利代理条例》修订工作。2018年9月6日,《专利代理条例(修订草案)》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为专利代理行业发展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
此外,《报告》中还指出2018年,中国知识产权局共受理行政复议申请821件,专利复审请求37875件,无效宣告请求5235件。共审结行政复议申请780件(包括2017年结转案件85件),专利复审案件28438件,专利无效案件4217件,各类商标评审案件26.52万件。同时,中国知识产权局审结的780件复议案件中仅有27件进入行政诉讼程序,专利复审案件的起诉率为1.56%,一审胜诉率达到91.72%,专利无效案件的起诉率为24.71%,一审胜诉率达到87.37%,商标评审案件起诉率为4.3%左右,95%以上的商标评审裁决未进入行政诉讼程序而直接生效。
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